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乌鲁木齐市对口协作帮扶和田地区教育工作成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内协作帮扶工作部署,水磨沟区教育局一行,随同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前往和田地区开展乌鲁木齐市2024年首批“组团式”帮扶中小学教育活动。
2024年3月28日-29日,由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教育局工会李潇主席、教育研究室彭俊锋主任、水磨沟区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孙进带队一行12人赴和田市慰问支教老师,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送教老师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观摩、同课异构、互动点评等方式,助力和田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发展。
暖心慰问 心系支教
3月28日,水磨沟区教育党委委员、教育工会主席李潇代表水磨沟区教育党委对派往和田县支教的老师们进行了慰问,表达了对支教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对支教教师为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希望表达了感谢。
签约合作 携手共进
和田县第二中学与乌鲁木齐市第19中学教育集团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和田县教育局局长杨树俊、县教研室主任朱长辉、和田县二中校长凯迪尔丁·喀哈尔、水磨沟区教育研究室主任彭俊锋、乌鲁木齐市第19中教育集团副校长马政辉,以及双方学校部分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本次签约仪式,和田县二中校长凯迪尔丁、乌鲁木齐市第19中教育集团副校长马政辉就各自学校的教师队伍、学生情况、管理模式、发展特色以及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分享交流。同时就送教活动、跟岗学习、教研活动和教师提升等方面达成了一致,并签订了协议书。
示范引领 赋能成长
本次送教展示课有水磨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初中综合与实践五个学科骨干教师送一节优秀课例,所执教的老师们高度负责,精心准备,确保本次活动的实效性。
乌鲁木齐市第8小学沈蓓老师《从“白色污染”说起》一课,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通过老师耐心引导正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出塑料制品的性能。老师以一份外卖为切入点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白色污染”带来的巨大危害,帮助学生找到切实可行的“减塑”方法,在轻松积极的课堂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乌鲁木齐市第77小学语文杨菲老师送教的是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中国美食》,本单元的主题为“寻根中国传统文化”,这节课杨菲老师以情境化教学贯穿始终,通过三个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随文识字、理解多音字字义,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趣味报菜名,了解了烹饪方法,学会点菜巧搭配,一举多得。同时还让学生介绍和田家乡的美食,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儿童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乌鲁木齐市第59小学张娜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示范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借助几何直观,通过数轴的方式呈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用分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迁移到用小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上来,直观的看到十分之几的分数与一位小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华罗庚曾说“数是数出来的”,张老师让学生从0.3米数到1米,进一步体会到小数也是采用“十进制计数”法,也是“满十进一”,这和整数、分数是一致的,从而建构了更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乌鲁木齐市第19中学严轶群老师在和田县第二中学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算数平方根》的同课异构。严老师从“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趣味数学史故事引出教学课题,由多个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一般数学模型进而归纳得出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体现了知识的自然连贯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学生牢固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并能大胆尝试从多角度深入思考数学问题。在评课中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乌鲁木齐市第19中学综合实践教师王燕老师为和田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带来了一节有趣的主题活动课《探究营养与烹饪》。王老师从调查学生早餐情况导入课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日常饮食中的营养与健康。主题的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孩子们兴趣浓厚。整个课堂既有小组合作的快乐与高效,又有积极思考后的分享与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设计家庭专属营养食谱,并尝试利用周末为父母制作一份营养餐感恩父母。王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 ,让听课教师更清晰地了解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五节示范课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的高度赞扬,领导、教师纷纷感慨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落实,让师生受益。
同课异构 把脉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和授课骨干教师听了和田县罕艾日克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两节同课异构,评两节课,在传统的研课和磨课方式上有所突破。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马艳玲老师与和田县的思政老师进行互动式、浸入式的培训学习。马老师让参加听课的老师对五年级的这节课进行评课,让老师们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方面选择一个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梳理出每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法和学法,补充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思维的碰撞,往往才能擦出激励前行的火花。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蔡梅老师,对和田县两位老师所执教的《中国美食》进行了深度的评课,认为本堂课以识字为重点,在识字中要加强方法指导,主要运用识字多样化、情境化、生活化、识写链接化达成识记生字的教学目标。蔡老师希望,课堂上除了完成识字还可以更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依托所识的字,在互动中开展语言实践,学生参与度高,主动识字兴趣才能提高。
为使和田县参训老师都有具体的体会,左老师带领全体参训老师对和田县罕艾日克镇中心小学梁艳红和米尔尼萨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两位老师依据新的教学设计开展二次授课,切身体会到了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和田县教师和送教老师互相交流,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谈了自己听课的感受。送教的老师对和田县老师所授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磨课。针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堂互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经过打磨后,和田县的老师们二次备课后进行授课,情境创设丰富,教学环节紧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所提高。在经过指导后展现出更加成熟和自信的教学风采。
培训赋能 理念先行
水磨沟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马艳玲老师结合学与教的转变,为老师们分享了《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的智慧》,借用崔允漷教授考驾驶证的例子,使老师们清晰明白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
水磨沟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蔡梅老师进行《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目标叙写》讲座,从教学目标叙写存在的问题,叙写的依据以及设计步骤和评价任务等方面,结合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以及学生学情,结合《中国美食》课例,向老师们讲解了课时目标、教学目标以及单元目标的撰写及设计步骤,老师们沉浸式的互动交流,打开了教学设计的新方向。
乌鲁木齐市第53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左俊英老师以张娜老师示范课为例,展开了《回归数学本质,感悟数概念的一致性》讲座。强调研究什么是教学,教学不是直接给予,而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要求教师从源、联、据三方面解读教材,设计适切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探讨数认识的本质是数计数单位的个数,以此感悟什么是大单元机构化教学,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迁移、抽象、整合等数学基本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的重要性。
跨越千里聚和田,同频共研促发展。本次送教活动,水磨沟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筹备,组建优质送教团队,充分发挥水磨沟区学科教研员及一线优秀教师团队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和田县中小学老师解决落实新课标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问题,提供新思路及新路径。和田县参训老师在活动中,通过课例示范、讲座引领、参与式实践,深切感受到了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方向,并初步明晰了转变路径。有效促进了区域间教育教学的交流,实现了互鉴与共赢,对推动“组团式”帮扶行稳致远,促进水磨沟区和和田县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蔡梅
审核:彭俊锋 付文佳
监制:刘慧铭